做进出口贸易的关务人员必须了解三截,即“截关”、“截单”、“截港”,这三个关键时间点(俗称“三截”)至关重要!稍有不慎,轻则产生额外费用,重则导致货物延误甚至错过船期。
在海运操作中,“三截” 是确保货物顺利出运的关键时间节点,分别为截关、截单和截港,三者既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,理清其规则对避免运输延误至关重要。
1. 截关(Closing Time / Customs Declaration Deadline)
核心定义:这是海关接受报关放行信息的最终时限,也是向船公司提交海关放行条(场站收据)的截止时间。货物必须在此时限前完成所有报关手续,并将放行凭证送达船公司,才算通过海关环节的审核。
时间范围:多数船公司会在开船前 4 天左右开启申报通道,直至开船前 1-2 天关闭接收窗口。
特殊注意:截关时间通常比截港时间晚 0.5-1 个工作日,为报关流程预留了缓冲空间。
延误影响:若未能按时完成,货物将无法随当次船班出运,需改配后续班次,由此产生改配费、堆存费等额外支出,同时造成运输延误。
2. 截单(SI Cut-off / VGM Cut-off / B/L Amendment Deadline)
核心定义:即提单补料的截止时间,是船公司允许免费修改提单内容的最后期限。托运人需在此前提交或确认提单(B/L)的全部最终信息,包括收货人、通知人、货物名称、件重尺、VGM(载货集装箱重量验证)等关键数据。
时间差异:不同船公司的截单时间差异较大,可能是开船当日、开船前 1 天,部分船公司甚至允许开船后一周内修改,但开船后的修改几乎都会产生费用。
费用规则:截单后修改提单内容可能不再免费,部分船公司推行 “一次性补料” 政策,任何后续修改均需付费。
3. 截港 / 截重柜(CY Cut-off / CY Closing)
核心定义:指码头或堆场停止接收已装载货物的集装箱(重柜)的最后时间,是货物实体进入运输环节的关键节点。
时间规律:通常设置在船舶开航日(ETD)前 1-2 天,确保码头有充足时间完成装船前的准备工作。
海运 “三截” 虽各有规范,但环环相扣:截港为货物实体入港设限,截单为提单信息确认划界,截关则为海关放行定规。提前掌握船公司与码头的具体要求,合理规划各环节进度,就能有效规避风险,保障货物如期出运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