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外贸新人刚上手时,总会在收款方式上纠结不已:
客户想用 T/T 付款,这种方式安全吗?最后能确保收到款吗?
L/C 听说安全性最高,可操作起来会不会太麻烦?
D/P 和 D/A 到底有什么不一样?用这两种方式能顺利收到钱吗?
今天,我们就来一次性讲清楚外贸中最常用的四种收款方式 ——TT、L/C、D/P、D/A 的区别、操作流程及各自的优缺点。内容实用,建议收藏备用!
一、TT(Telegraphic Transfer)电汇 —— 简单直接的主流选择
TT 是外贸中最常用的收款方式,核心是客户通过银行直接将款项汇入你的账户,流程直观。
常见的操作模式有三种:
- 100% 预付:客户先付清全部货款,卖家再安排发货。
- 30/70 分阶段支付:客户先付 30% 定金,卖家发货后,客户凭提单等单据支付剩余 70% 尾款。
- 发货后付款:约定在发货后的固定期限内付款(例如发货后 30 天内)。
优点:
- 操作简单,无需复杂的单据处理,对新手友好;
- 到账速度快,尤其是预付部分,能有效缓解卖家的资金周转压力。
风险:
- 若采用 “发货后收款” 模式,卖家需承担客户拖延付款的风险。疫情后,部分客户的付款积极性下降,拖延情况较以往更常见。
二、L/C(Letter of Credit)信用证 —— 安全但繁琐的 “银行担保型”
L/C 是由买方银行出具的付款承诺:只要卖家严格按照信用证要求提交单据,银行就必须履行付款义务。
具体流程:
- 买方通过其银行开出信用证(明确金额、装运期等核心条件);
- 卖方按信用证要求备货、出货,并准备相应单据;
- 卖方向银行提交单据,银行审核;
- 单据符合要求的,银行立即付款。
优点:
- 安全性高,有银行信用背书,适合大额交易或初次合作的客户。
风险:
- 手续繁琐,对单据的规范性要求极高,任何细微不符都可能导致银行拒付;
- 开证成本较高,部分客户可能因成本问题拒绝接受。
三、D/P(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)付款交单 —— 以单据控货的中等风险方式
D/P 的逻辑是:卖方发货后,将单据(如提单、发票、合同等)交给银行,银行向买方催收货款,买方付款后才能拿到提单(提单即提货权)。
流程如下:
- 卖方发货后,整理好提单等全套单据;
- 将单据提交给银行,由银行通知买方付款;
- 买方付款后,银行向其移交单据,买方凭提单提货。
优点:
- 客户不付款就拿不到货,比 “TT 发货后付款” 更安全;
- 操作流程比 L/C 简单。
风险:
- 若买方拒付或拖延付款,货物会滞留,尤其对于生鲜等易腐烂产品,退运成本极高。
四、D/A(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)承兑交单 —— 风险较高的 “先货后款” 模式
D/A 是指买方承诺在 “约定时间内付款”(例如签署承兑协议)后,即可从银行领取提货单据(如提单),提前提货;等到约定付款日,再将款项付给银行,由银行转交给卖家。
(举例:D/A 90 天,即买方承诺 90 天后付款,即可先提货。)
流程如下:
- 卖方发货后,将提单等单据交至银行;
- 买方签署承兑协议,约定付款时间;
- 银行向买方移交提单,买方凭单提货;
- 约定付款日到后,买方付款给银行,银行再转付给卖方。
风险:
- 这是四种方式中对卖家风险最高的一种。一旦客户提货后赖账不付款,卖家追讨货款的难度极大。
总结建议
目前,外贸中最常用的是 “TT 30/70” 模式:先收 30% 定金,发货后凭提单收 70% 尾款。这种方式虽有一定风险,但兼顾了双方的利益。
需要明确的是,不存在 100% 安全又简单的收款方式。合作初期,若双方缺乏信任,可选择信用证或 “TT 100% 预付”;合作久了、信任度建立后,再逐步选择成本更低、更便捷的方式。
具体用哪种,可根据合作阶段和实际情况灵活选择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